傍晚的化州,橘红路的骑楼褪去了白日的燥热,街角的糖水铺亮起暖黄的灯箱。玻璃柜里整齐摆放着二十多种糖水 —— 琥珀色的海带绿豆沙、奶白色的香芋西米露、粉嫩嫩的红豆薏米粥,老板娘用长柄勺舀起一勺,糖水顺着勺沿缓缓流下,清甜的香气在晚风里散开。对于化州人来说,糖水不是简单的甜品,而是刻在日常里的 “养生良方”,是粤西湿热气候下的清润慰藉,更是街头巷尾最治愈的烟火气息。
一、一碗糖水的千年养生智慧:化州糖水的历史溯源
化州糖水的起源,与粤西的地理气候和民俗文化紧密相连。化州地处粤西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常年高温多雨,湿气较重,当地百姓自古就有 “以甜养身” 的习惯 —— 用甘蔗、红豆、绿豆等天然食材熬煮糖水,既能补充水分和能量,又能清热祛湿、健脾养胃。这种饮食智慧,最早可追溯至宋代。据《化州府志》记载,当时化州百姓就会在夏季熬煮 “绿豆沙”,加入少许冰糖,作为消暑饮品;冬季则熬煮 “番薯糖水”,温补驱寒,这便是化州糖水的雏形。
展开剩余90%明清时期,化州糖水的品类逐渐丰富。随着岭南商贸的繁荣,外地食材如西米、莲子、百合等传入化州,与本地的橘红、桂圆、荔枝等结合,催生了 “香芋西米露”“莲子百合糖水” 等经典品类。尤其是化州特产的 “橘红”,被加入糖水中熬煮,制成 “橘红雪梨糖水”,不仅清甜可口,还能润肺止咳,成为当地独有的养生糖水。这一时期,化州街头开始出现流动的糖水摊,商贩挑着两只铜桶,一只装着热糖水,一只装着凉糖水,走街串巷叫卖,成为化州人记忆里的经典场景。
新中国成立后,化州糖水从流动摊点走向固定店铺。上世纪 80 年代,化州出现了第一批老字号糖水铺,如 “忠记糖水”“老字号糖水铺” 等,这些店铺坚持 “古法熬煮”,用柴火慢炖食材,不添加香精、色素,凭借地道的口味和亲民的价格,成为化州人的 “深夜食堂”。改革开放后,化州人带着糖水技艺走出粤西,在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城市开设糖水铺,让化州糖水逐渐被更多人熟知。如今,化州已成为 “中国糖水第一城”,2021 年,“化州糖水制作技艺” 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成为粤西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对于化州人来说,糖水承载着太多的生活记忆。小时候,放学后总会攥着几毛钱,跑到巷口的糖水铺,点一碗 “红豆沙”,坐在小木凳上慢慢吃;长大后,加班到深夜,一碗温热的 “番薯糖水” 就能抚平所有疲惫;逢年过节,家里也会熬煮一大锅糖水,招待亲戚朋友 —— 这碗糖水,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,成为化州人对生活的热爱,对养生智慧的传承。
二、清润养生的风味密码:化州糖水的食材与制作
化州糖水的精髓,在于 “天然食材、慢火熬煮、甜而不腻”。不同于其他地区糖水的浓郁甜腻,化州糖水追求 “清润”,注重食材的本味,通过精准的火候把控和食材搭配,实现 “美味” 与 “养生” 的双重效果。
(一)核心食材:天然养生的 “甜蜜宝藏”
化州糖水的食材多为天然谷物、豆类、瓜果,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养生功效,常见的核心食材可分为四大类:
1. 谷物类:健脾养胃的 “基础款”
• 西米:选用泰国进口的小西米,颗粒均匀,煮后呈透明状,口感 Q 弹。西米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快速补充能量,搭配香芋、紫薯等食材,制成 “香芋西米露”,是化州糖水的经典品类。
• 糯米:选用本地的圆糯米,颗粒饱满,煮后软糯香甜。糯米能温补脾胃,常与桂圆、红枣搭配,制成 “桂圆红枣糯米糖水”,适合冬季食用,驱寒暖身。
• 小米:选用北方小米,煮后口感绵密,带有淡淡的米香。小米能健脾和胃,与南瓜搭配制成 “南瓜小米糖水”,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,易消化吸收。
2. 豆类:清热祛湿的 “主力军”
• 红豆:选用东北红豆,颗粒饱满,煮后沙糯香甜。红豆能清热祛湿、补血养颜,是化州糖水的 “常客”,可单独熬煮成 “红豆沙”,也可与薏米搭配,制成 “红豆薏米糖水”,祛湿效果更佳。
• 绿豆:选用本地绿豆,颜色翠绿,煮后口感沙软。绿豆能清热解暑、利尿消肿,夏季熬煮 “绿豆沙” 时,会加入少许海带,制成 “海带绿豆沙”,增加爽脆口感,解暑效果翻倍。
• 黑豆:选用东北黑豆,富含蛋白质和花青素,煮后带有淡淡的豆香。黑豆能补肾益精、乌发养颜,与芝麻、核桃搭配制成 “黑豆芝麻糖水”,是女性喜爱的养生糖水。
3. 瓜果类:清润补水的 “天然甜源”
• 香芋:选用化州本地种植的香芋,个头大、淀粉含量高,煮后粉糯香甜,带有独特的芋香。香芋能健脾补虚,与西米搭配制成 “香芋西米露”,是化州糖水的 “招牌品类”。
• 番薯:选用本地的黄心番薯,甜度高、口感绵密。番薯能润肠通便、补气养血,单独熬煮成 “番薯糖水”,简单却美味,是化州人的 “家常糖水”。
• 雪梨:选用河北雪梨,水分足、口感清甜。雪梨能润肺止咳、清热生津,与化州橘红搭配制成 “橘红雪梨糖水”,是秋冬季节的养生佳品,对缓解咳嗽有一定帮助。
4. 干货类:滋补养生的 “点睛之笔”
• 莲子:选用湖南湘潭莲子,颗粒饱满、去芯后无苦味。莲子能养心安神、健脾止泻,与百合搭配制成 “莲子百合糖水”,适合压力大、睡眠不好的人群食用。
• 百合:选用甘肃兰州百合,肉质肥厚、口感清甜。百合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常与莲子、银耳搭配,制成 “银耳莲子百合糖水”,清润不腻,是夏季的热门糖水。
• 桂圆:选用广东高州桂圆,肉厚核小、甜度高。桂圆能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,与红枣、枸杞搭配制成 “桂圆红枣枸杞糖水”,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。
(二)制作工艺:慢火熬煮的 “匠心传承”
化州糖水的制作,没有复杂的工序,但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控极为严格,讲究 “慢火熬煮、食材出味”,每一步都暗藏匠心。
1. 食材预处理:奠定口感的基础
不同的食材,预处理方式不同:
• 豆类(红豆、绿豆):需提前用清水浸泡 4-6 小时,让豆子充分吸水,煮后更容易开花、口感沙糯。浸泡时可加入少许盐,能加速豆子软化。
• 西米:需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放入沸水中煮 10 分钟,关火后焖 5 分钟,直到西米中间的白芯消失,再用冷水冲洗,去除表面黏液,这样煮出的西米口感 Q 弹不粘连。
• 瓜果类(香芋、番薯):需去皮切成 2 厘米见方的小块,香芋块可放入淡盐水中浸泡,防止氧化变黑;番薯块则可直接放入锅中熬煮,保留原汁原味。
• 干货类(莲子、百合):莲子需提前用温水浸泡 1 小时,去除莲芯(莲芯味苦,会影响糖水口感);百合需用清水冲洗干净,撕成小瓣,浸泡 10 分钟即可。
2. 熬煮火候:把控风味的关键
化州糖水的熬煮,讲究 “大火煮沸、小火慢炖”,不同的食材,熬煮时间也不同:
• 快速煮品类(西米、番薯):西米煮 10 分钟 + 焖 5 分钟即可;番薯块放入沸水中,大火煮 15 分钟,转小火煮 10 分钟,直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即可。
• 慢炖煮品类(红豆、绿豆):浸泡好的红豆、绿豆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1.5-2 小时,直到豆子开花、汤汁浓稠即可。熬煮过程中需不时搅拌,防止糊底。
• 滋补养生类(莲子百合、桂圆红枣):莲子、百合放入锅中,加入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,再加入桂圆、红枣,继续煮 20 分钟,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,确保食材煮至软糯却不烂糊。
3. 调味秘诀:甜而不腻的核心
化州糖水的调味,以 “冰糖” 为主,很少使用白砂糖或红糖。冰糖甜度适中,能中和食材的苦味(如莲子、百合),还能增加糖水的清润感。冰糖的用量需根据食材调整:
• 豆类糖水(红豆沙、绿豆沙):每 500 克食材加入 50-60 克冰糖,确保甜而不腻,突出豆子的本味。
• 瓜果糖水(香芋西米露、番薯糖水):每 500 克食材加入 40-50 克冰糖,避免糖分过高掩盖瓜果的清甜。
• 滋补糖水(莲子百合、桂圆红枣):每 500 克食材加入 30-40 克冰糖,桂圆、红枣本身带有甜味,无需过多添加冰糖。
此外,有些糖水还会加入少许 “姜” 或 “陈皮” 调味:夏季熬煮绿豆沙时,加入几片生姜,能中和绿豆的寒性;冬季熬煮番薯糖水时,加入少许陈皮,能增加香气,促进消化。这些细节,正是化州糖水 “养生” 与 “美味” 结合的关键。
三、粤西街头的烟火生活:化州糖水的场景与文化
化州糖水不仅是一道美食,更是化州人生活的缩影 —— 它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中,融入了化州人的日常,见证了粤西的市井风情,传递着 “慢生活、轻养生” 的生活态度。
(一)日常饮食的 “清润搭档”
在化州,糖水是三餐之外的 “第四餐”,贯穿了化州人的一天:
• 清晨:早起的老人会来到糖水铺,点一碗温热的 “小米粥糖水”,搭配一根油条,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;
• 午后:学生放学后,总会约上同学,到糖水铺点一碗 “香芋西米露”,坐在空调房里,享受甜蜜的休闲时光;
• 深夜:加班族、夜归人走进糖水铺,一碗 “红豆薏米糖水” 或 “莲子百合糖水”,就能抚平一天的疲惫,温暖身心。
化州的糖水铺,大多从早上 8 点营业到凌晨 1 点,无论何时,都能为食客提供一碗温热的糖水。店铺装修简单,大多是几张小木桌、塑料凳,却充满了烟火气 —— 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熟客,“阿婆,今天还是要绿豆沙吗?”“后生仔,要不要加多点西米?”,熟悉的对话,让每个食客都倍感亲切。
(二)节庆习俗的 “甜蜜符号”
在化州的节庆习俗中,糖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:
• 春节:家家户户会熬煮 “桂圆红枣糖水”,桂圆象征 “团圆”,红枣象征 “吉祥”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糖水,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、顺顺利利;
• 端午:除了吃粽子,化州人还会熬煮 “绿豆沙”,绿豆能清热解暑,应对端午的高温天气,也有 “驱邪避灾” 的寓意;
• 中秋:家人团聚时,会熬煮 “莲子百合糖水”,莲子象征 “多子多福”,百合象征 “百年好合”,搭配月饼一起食用,解腻又养生。
此外,在化州人的婚礼、满月酒等喜庆场合,也会准备糖水招待宾客。婚礼当天,新娘会为宾客端上 “红枣桂圆糖水”,寓意 “早生贵子、幸福美满”;满月酒上,会给宾客准备 “番薯糖水”,象征 “孩子健康成长、生活甜蜜”。这些习俗,让糖水成为化州人传递祝福的 “甜蜜符号”。
(三)文化传播的 “美味使者”
随着化州糖水的知名度不断提高,它已成为传播粤西文化的重要使者。每年,都有大量游客来到化州,打卡老字号糖水铺,品尝地道的化州糖水。很多游客在吃过化州糖水后,都会对这道 “清润养生” 的甜品留下深刻印象,甚至会学习糖水的制作方法,带回家分享给家人朋友。
如今,化州糖水也在不断创新。年轻的创业者将化州糖水与现代元素结合,推出了 “杨枝甘露”“芒果西米露” 等网红品类,吸引了大量年轻人;有些店铺还推出了 “低糖糖水”“无糖糖水”,满足健康饮食的需求;还有的店铺通过电商平台,将真空包装的糖水销往全国各地,让更多人能品尝到化州的甜蜜滋味。但无论如何创新,化州糖水的 “核心” 始终未变 —— 天然的食材、慢火的熬煮、清润的口感,还有那份藏在甜意里的养生智慧与市井温情。
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化州,一定要走进街头的糖水铺,点一碗 “香芋西米露” 或 “海带绿豆沙”。看着玻璃柜里五颜六色的糖水,闻着清甜的香气,尝一口温热的糖水,感受着食材的本味与慢火熬煮的诚意 —— 你会明白,为什么化州人对糖水如此执着,因为这碗糖水⾥,有粤西的湿热气候,有百姓的养生智慧,还有那最真实、最治愈的市井滋味。
(注: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)
发布于:四川省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